郭泓志 花蓮 地面噴血 鋼管秀 iphone 

團動3- 團體如何分類?
團體如何分類?  方隆彰



師:一位小朋友跟著媽媽到公園散步,看到沙坑有小朋友在玩,就跑過去,接著又一位小朋友加入,三位小朋友原來是各玩各的,漸漸地玩在一起,彼此分工,有人挖溝渠,有人去取水,有人堆高、築牆,請問他們是團體嗎?

生:彼此有互動,有共同目標,且有不同角色互相搭配,讓工作順利進行,所以,他們是團體。這樣的團體,與一般我們熟悉的團體似乎有些不同?

師:沒錯,就「組成來源」來說,這種未經人為因素刻意形成的團體,稱為「自然團體」;若是經由安排而產生的團體,則稱為「組成團體」,其中又可依據成員的參與意願再分為:「自願性」與「非自願性」兩種團體。

生:記得有一次我約了幾位朋友到某餐廳慶生,我們算是「自願性的組成團體」,後來,餐廳送了一個蛋糕,隔壁桌舉杯向我們祝賀,我們就將蛋糕與他們分享,一來一往中,很自然就聊了起來,接著,兩桌乾脆併在一起,這時我們就是「自然團體」了。

師:像這樣的團體組成是很自由的,因此,就「組織程序」來看,是屬於「非正式團體」;如果是經由一套規定的步序或規定組成,且被認可,則稱為「正式團體」,像學校社團、機構舉辦的成長團體、醫院的治療團體等。



生:一般成長團體、讀書會人數都不多,所以,稱為「小團體」,到底「小團體」的人數有什麼限制?

師:依人數來分,一般「小團體」是指十二位成員以內的團體,主要是考慮到成員互動的情況,因此,只要在有限時間內,彼此都有足夠機會與其他成員互動,就算十五位、十六位也可以,所以,二十位以上成員的團體,在實務上通常不會稱作「小團體」。

生:不論大團體或小團體,在正式團體內會有非正式團體嗎?

師:人的行為會有一種「物以類聚」或「趣味相投」的傾向,因此,就「歸屬關係」來看,在一個團體裡常會有「次團體」產生:可能是因共同利益而結合,也可能因價值觀、興趣、行事風格、成長背景等相近而互動較頻繁,漸漸形成一些小的團體,尤其如果團體人數較多,為了滿足互相隸屬的需求,成員自然會循彼此有交集或能相互接納的吸力而結合在一起,以得到一種安定的歸屬感,這些在團體裡出現的「次團體」,大都是非正式團體。



生:一位好朋友邀請我參加他們的讀書會,但是,要等到下個月他們對外招生時,才可以申請加入,他說這個讀書會是屬於「封閉性」團體,這是指加入資格很嚴格還是一旦加入就不能退出?

師:沒這麼嚴重吧!所謂「封閉性」是相對於「開放性」,主要是依加入與退出團體的自由度來說,如果一個團體隨時可加入新成員,而舊成員也隨時可退出、離開,像在圖書館裡的說故事團體,每週固定時間、地點,進行說故事活動,任何人都可以在舉行的時間參加,下一次也不一定要再來,這就是「開放性團體」;而像你說的那個讀書會,須在一定的時間,經由某個程序,才能加入,而加入後成員們就固定,不再接受新成員,直到團體告一段落,才再開放接受新成員,而舊成員也可以重新選擇要離開或繼續參加,團體進行期間,若要退出,也需要經過某個程序辦理,這就是典型的「封閉性團體」;另外,有一種稱為「半開放性團體」,是指團體開始後一段期間仍可接受新成員加入,它較封閉性團體有彈性,但又不至於像開放性團體般的毫不設限。

生:這樣說來,開放性團體成員不固定,變數較大,團體似乎較不穩定?

師:的確如此。由於每次成員難以掌握,進行內容也會受限,較不適合有系統性、需前後連貫的內容,而且,成員多是表層的互動,關係脆弱,團體是鬆散的,彼此信任感也不足,無法做深入的互動與分享,因此,若要有深度交流,建立凝聚的關係,還是採用封閉性團體較適合。



生:最近上網找資料,看到一個「團體動力團體」的簡章中提到該團體將採用「非結構性」團體方式進行,是什麼意思?

師:一般說「非結構性」團體,是強調團體進行沒有固定的結構,會隨著團體當時的狀況運作。

生:所以,這樣的團體其實還是有結構,只是,並不依循事前規劃的一套程序與內容進行?

師:實務上,任何團體都有其結構,若將團體只分成「非結構性」與「結構性」兩大類,似乎與實務運作有些距離,因此,比較適當的說法是:依照結構程度分為「低度結構」、「中度結構」與「高度結構」三種,其中「低度結構」的過程是以成員當下的想法、需求來進行團體,亦即團體的內容與方式是讓成員有高度的參與;而「高度結構」團體,則是由工作者事前規劃好,執行時,依團體計畫「照表操課」;至於「中度結構」,會於團體進行中,參考成員、團體的狀況適當修正內容與方式。

生:對工作來說,採用「高度結構」團體似乎心情較安穩,既能事先準備,現場又可以照著程序進行。

師:由另個角度來看,「高度結構」團體會不會變成工作者在掌控團體,成員只是配合的角色,配合工作者原定的腳本演出?

生:如果腳本適合成員,也能滿足成員的需求,算是皆大歡喜啊!

師:如果不是呢?

生:那就比較辛苦了。怪不得成員會變得很被動,或者會出現秩序問題,工作者常要費力處理。

師:工作者為了要讓原定方案順利進行,不自覺的會將有礙方案進展的狀況排除,而忽略狀況背後的意義或可能的需求,這對成員將是一大損失,也不公平,更弱化了團體工作的功能。

生:看來「中度結構」似乎比較能兼顧成員與工作者彼此的需求。

師:對新手來說,採行「高度結構」團體,較易入門;有了一些經驗後,逐漸能將過程中成員的狀況納入,一邊進行團體一邊調整團體內容與方式;俟經驗更豐富後,不再依賴既定的方案,而能看到成員、團體的存在現況,並與成員一起討論、決定團體的進行,自在的與團體共處,到此階段,就很容易採行「低度結構」方式進行了。

生:不同結構度的團體帶領,對工作者的挑戰是很不同的,尤其「低度結構」團體,無法事先安排,變數很多,應變力要很強,包容性要夠大。

師:與其說「挑戰」不如說是對團體所持的哲學不同:「團體」對工作者來說,是目的還是工具?工作者與成員,誰是主角?進行團體是要滿足誰的需求?

工作者若能嚴肅的面對這幾個問題,確認自己與團體是為了協助成員而存在的,則要開始採行「中度結構」,甚至「低度結構」團體,並不困難。因此

只要把握本質,堅持正確的心態,技術面的挑戰是可以經由經驗累積來因應的。





概念透視:團體是無所不在的,人活著永遠在團體中,也一直被團體影響,因此,了解團體的分類,就像找到鑰匙,可以打開團體大門,看清多采多姿的團體世界。本文提供五種分類依據:「組成來源」、「組織程序」、「成員人數」、「進出自由度」與「進行結構度」。





自我學習:1.依自己所知並參閱其他書籍,團體還有那些分類依據?

2.你參加過的團體,有出現那些與前文敘述類似的情形?

3.你對團體所持的哲學是什麼?




 

3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許智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