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Y2 世足賽 8強 張柏芝 馬爾地夫 

團動2-團體具有那些特性?
團體具有那些特性? 方隆彰
生:如果我的定義隱含了團體是動態的,那麼變化就是團體的特徵?
師:團體就跟人一樣是有生命的,有開始,有過程,有結束,生命歷程中會有起伏:有成長,也會衰退;前進的速度有時快,有時慢,有時甚至停滯,在原地打轉;因此,團體的生命變化有時似乎可以預測,但無法完全掌控。
生:團體的什麼是可以預測的?
師:就像人的一生,有生、老、病、死,有兒童期、青春期、成年期、老年期,但是,每個狀況或階段的實質內容或時間長短,卻是人人不同;團體也是如此,譬如剛開始的形成階段,如果彼此是陌生的,大都是做表面的交流,因此,不必期待一開始就會有很熱絡、交心的互動,需要一些時間與較多的接觸、互動,才可能化陌生為熟悉,可以說團體其實是個「過程產物」,既然有過程,就有跡可循;又像團體有衝突是很正常的,成員間認知、經驗、立場,甚至利益不同,當差異較大且堅持己見時,自然容易起爭執,而衝突可能因「不打不相識」而更「惺惺相惜」,凝聚力更強,也可能因「相看兩討厭」而「分道揚鑣」,走上分裂的局面。
生:所以,團體的過程充滿了變數?!
師:嗯,也可以說:過程是變與不變的交互作用。其中不變之一是「目標」,前面你曾提過:「目標是團體成立與前進的依據」,所以,正常情況下,目標會提供團體前行的方向,差別只在於成員們對目標的了解或認同,是否一致,甚至目標本身是否足夠清楚、明確,也都會影響團體發展的方向、速度與穩定。
生:目標是客觀的,目標對團體的影響受到成員干預卻是主觀的;而團體過程也是經由成員互動產生,就在互動中似乎會出現一種看不見,卻存在的一種如臍帶般的連結關係,牽動彼此,無形中將成員由個別存在變成彼此有關係的「我們」,可以說因互動而產生凝聚的連結。
師:這個連結又形成團體的另一個現象。
生:向心力?
師:有關係,再多想一點……
生:因向心力而產生凝聚力,可能會出現排外的狀況。
師:一個團體若凝聚力太強,會自然讓團體外的人感到有距離,尤其對新加入的成員,更易感受到,打不進原有的團體,或者有時聽一群人在說話卻會出現外人不易了解的用語,尤其是專業團體更易出現所謂的「行話」,這些現象絕大部分都不是他們刻意製造的,而是在團體互動中自然產生的一種「界限」,形成屬於該團體的「領域」。
生:的確,有時跟一群不同領域的朋友在一起,會聽不懂他們的專業用語,甚至思維方式也很不一樣。
師:這種界域的現象包括「物理性」和「心理性」兩種,前者指的是有形的,如:加入團體的資格、條件,聚會的空間,甚至穿著、行為的要求等;後者是無形的,如以該團體為榮、團體氣氛、文化、價值觀、思考模式等,這些都造成團體出現屬於自己的範圍,以區隔團體內部與外部,也是一種團體意識的現象。
生:所以,綜合以上所說,團體其實具有好幾個特性,包括:「可以預測,難以掌控」、「互動交流,產生連結」以及「形成界域,區隔裡外」。
概念透視:團體因有目標而有了方向,但在前進過程中,常因內部的互動,以及與外部的交流,會出現許多變數影響團體的發展,因此,由系統觀點來看,團體有其個別存在的自主性,但也並非全然獨立存在的獨行俠或絕緣體。
自我學習:1.回想自己參與過的團體,有那些現象或行為與上述特性相關?
2.到別人家裡發現與自己家裡有那些不同?這些不同又與團體特性有何關係?
3.依自己對團體的觀察與了解,你會說團體存在那些特性?


 

2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許智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