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七、秧船
  在塑膠及金屬產品尚未盛行的年代,許多家常器具都是以木製品為主。較常見的有木飯桶、木臉盆、木澡盆以及大小不一的各式木水桶,秧船算是比較特殊的一種,其製作過程與前述盆、桶無異,但用料及手工都要求得更嚴苛。
  在木器盛行的年代,從鄉間到市區都有許多木器行,而且每家木器行都有一兩位手工精巧的木匠。木匠們用兩三只大木片裁成圓底,再在四周圍立弧形的小木片,套上兩只藤環或鐵絲環,三兩下子就可製成不滲不漏的容器。
  論大小,秧船介於臉盆與澡盆之間,但製作手藝卻最困難。秧船使用較輕質的木料,而且不論底部或側圍的木片都要比臉盆或澡盆薄很多。臉盆或澡盆四周的木片突出底部,構成對地面的支撐(如此較不易塌底),而秧船四周的木片只能與底部平整切齊。製作秧船需要高超的手藝,並非每家木器行都能生產。一只好秧船要堅固耐用,而且要比小它一號的臉盆輕很多。
在人工插秧的年代,秧船是插秧師傅的謀生工具,每位插秧師傅都必須自備秧船。那時候,插秧日田主人必須自備或向別人借用十幾、二十只秧籮。秧籮是用竹片編成的,比茶盤稍大,為求其料少質輕,大孔目幾乎可讓雞蛋掉出來。從苗圃剷起來的片片秧苗,依序盤置在秧籮內,下一片的土塊順勢輕壓在前一片的秧株上,秧株不會被折斷,而且一個秧籮就能放置許多秧苗。
  插秧前,一籮籮秧苗已被挑去放在本田的田埂上。插秧師傅把秧苗帶籮放入秧船內,然後一路推著往後倒退插秧。此時田間已整平,田水高出泥面兩三公分,秧船要求平底且力求其輕,就是為了容易在泥水面上滑行。插秧師傅每取一片秧苗就順勢往後推,而每推一下滑兩三步遠,剛好一片秧苗插完再取下一片。
  鋁製臉盆盛行以後,有人用大號的鋁盆替代秧船,聽說推起來很吃力,浮性不好,不理想。在塑膠製品興起之前,人工插秧早已式微,我沒聽說有人試過,但我相信塑膠盆畢竟是塑膠盆,絕對沒辦法百分之百像秧船。
  在山腳下長大的童年,對「船」充滿著無限好奇與憧憬,尤其是坐著船在水面上搖晃與漂蕩。好幾次在自家的水田插秧後,在排水溝裡清洗秧籮與秧船時,我都想上去偷坐坐,但每次都被父親發現且制止。也許田泥的支撐力遠比溝水來得大,父親深怕我把他的秧船坐塌底。
  那時候父親只種兩分多地,春、秋各有一個多月的插秧季到處幫人插秧。父親的秧船是他生財的寶貝,秧船底被田泥磨得又薄又平又光滑。
  我從未聽父親說過腰痠,但每天插秧八小時,一連三、四十天,別說腰痠,恐怕連直都直不起來。也許父親的心境和多數當家的人一樣:家家有本難念的經,哪一個行業沒有苦衷?只是多數當家的都把苦楚埋在心裡,把歡樂分享全家。
  機械插秧盛行以後,父親無限珍惜地把他的秧船用大塑膠袋收存起來。每次看到儲藏室裡的秧船都有一股親切與溫馨,雖然我還是惋惜沒能坐上秧船漂蕩一下,但畢竟父親曾仗著它度過昔日的窮苦歲月,而我的童年也仗著它衣食無缺。
  (八十三年五月十一日江安燃先生發表於新生副刊)

 

1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許智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